文章编号 | 标题 | 作者 | 年卷期:起始页码-结束页码 | 点击 | 复制 |
20180608 |
“拼贴城市”的思维和手法 —— 当代语境下城市的历史环境更新
|
杨怡楠
|
2018,(6):68-73
| 5808 |
|
20170401 |
建筑史学的危机与争辩
|
王贵祥
|
2017,(4):6-15
| 5655 |
|
20180314 |
瓦勒里欧·奥加提的“无参照建筑”
|
潘晖
|
2018,(3):95-102
| 4861 |
|
20190619 |
《建筑师》杂志 · 2019“天作奖”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与评委点评
|
|
2019,(6):130-141
| 4485 |
|
20180611 |
查尔斯·詹克斯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写作
|
王伟鹏
|
2018,(6):90-98
| 4285 |
|
20190507 |
17—18世纪英文文献中的中国建筑意象
|
荣幸 庄岳 何蓓洁
|
2019,(5):35-43
| 4158 |
|
20170410 |
金长铭和他的建筑理想国
|
黄庄巍,邹广天,连菲
|
2017,(4):92-99
| 4103 |
|
20170607 |
《威尼斯宪章》之后:当代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的思潮
|
陈曦
|
2017,(6):55-60
| 3943 |
|
20180202 |
“蜕变”的背后
——创造型结构工程师张准访谈
|
孟宪川,张准
|
2018,(2):14-21
| 3900 |
|
20170411 |
原竹建筑的在地探索与实践—— 浙江上虞禁山古窑址的生态展陈
|
彭小松,仲德崑,郭子怡
|
2017,(4):100-104
| 3895 |
|
20180101 |
《建筑师》· 2018“天作奖”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
|
|
2018,(1):6-23
| 3781 |
|
20170414 |
国际“真实性”概念、内涵演进过程及其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启示
|
史靖塬,史耀华
|
2017,(4):115-118
| 3730 |
|
20170412 |
消费时代的建筑美学
|
杨震
|
2017,(4):105-110
| 3616 |
|
20190501 |
概念辨析:建筑评论的思辨实践
|
李华 沈旸
|
2019,(5):4-6
| 3516 |
|
20170413 |
写建筑:当代社会中的建筑批评与建筑再生产
|
曹海婴,杜春宇
|
2017,(4):111-114
| 3476 |
|
20170415 |
一场轰轰烈烈的国际建筑运动的冲锋号与熄灯号—— 评《空间• 时间• 建筑》和《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》两书
|
吴家琦
|
2017,(4):119-124
| 3466 |
|
20190602 |
环境调控五点——勒·柯布西耶建筑思想与实践范式转换的气候逻辑
|
仲文洲 张彤
|
2019,(6):6-15
| 3385 |
|
20190314 |
动态编码—— 参数化设计工作应用与大尺度城市规划的一次实践
|
陈忱
|
2019,(3):113-119
| 3317 |
|
20220310 |
《营造法式》四题议
|
朱永春
|
2022,(3):89-101
| 3295 |
|
20210103 |
文本、结构、类型学:从语言隐喻到“虚构”文化——论王澍的理论、设计和实践
|
金鑫
|
2021,(1):26-33
| 3294 |
|
|